首发丨(ID:百川脊柱健康学)公众号
作者丨黄开斌 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
软组织损伤最常出现的是疼痛。而疼痛病症,就其病位而言,既有脏腑性的,又有脊柱性的,脊柱又有皮、肉、脉、筋、骨之分,即深浅的不同。所谓深者,五脏六腑而生;其浅者,则为脊柱区的皮、肉、脉、筋、骨而已。疼痛病程有长有短,病情有缓有急。
在漫长的医学长河中,最早对“疼痛”做出研究和治疗的当属我国的传统医学。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传统医学就已对“疼痛”有了很清晰的认识。首先提出了“……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分裂则痛,通则神归之……。”和“不通则痛”的理论。故此笔者认为,如果从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来说就分为三种疼痛,即经筋疼痛、经脉疼痛和经水疼痛这“三经”的疼痛问题。
其中,经筋疼痛(当然也包括神经性疼痛)主要是由于经筋痹症、筋出槽、筋扭、筋挛缩等以及神经(筋)受刺激而出现的疼痛;经脉疼痛则主要是由于不通而引起的疼痛(如胀痛等),至于经水则主要是因为体液里有致痛因子或不良信息素的刺激(如炎性疼痛,也包括心理性疼痛等,因万象由心生)而引发疼痛。在此,我们重点谈谈经筋疼痛的机理,也顺便探讨一下经脉不通而出现的疼痛问题。因为,经脉和经筋是相连在一起的,经筋痹症疼痛后必然也会导致经脉不通则痛。所以,也往往是筋脉并称。同时也因为,探讨经筋和经脉疼痛的发生机理是与砭刀松筋解结法的机理有很大的关联。
疼和痛是有所不同或区别的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1、什么是疼?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主要是寒邪,冷嘛!),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和热量来救援。
但是“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2、什么是痛?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甬道”、“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被堵塞的病症。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痛是可以反复发作的,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3、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按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艾灸,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4、疼痛伴随着冷或热
(1)寒气不通:冷
疼痛说明经络不通,继而导致气血不通,产生“冷”的感觉。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2)热气不通:热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经络不通则痛的几种不同情况
1、经络有三种不同传导径路
(1)经脉气血能量流注通路——主要是指血管及管外气流空隙(比血液循环系统要丰富)。以人体能量场(特别是气场和电磁场)为背景的能量波(电磁波)标靶同频共振机制。
(2)经筋信息传递网络通路——包括筋膜、肌腱、韧带、神经(神经是最好的信息载体,它是筋膜上径线,如同树叶上的叶径)。即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的生物化学调控机制;
(3)经水物质信息运载系统——主要是淋巴管、内分泌腺体和体液的运输通道或空间系统。以物质为基础,以意识调控为核心的人体物质信息调控机制。
2、疼痛也可分为以下三类
(1)经脉不通则痛——由于经脉气血不通而引起的疼痛(胀痛、闷痛等)——不通则痛。
(2)经筋痹症疼痛——由于经筋风寒痹阻、筋出槽、筋扭、痉挛、挛缩等以及神经(筋)受刺激而出现的疼痛(刺痛或放射性痛,或牵扯痛等)——寒胜则痛或寒胜则疼。
(3)经水炎性疼痛——主要因为体液里有致痛因子或不良信息素的刺激而引发的疼痛(炎性疼痛或热痛)——热盛则痛。
3、经络不通的几种表现
(1)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也就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
(2)经络彻底堵塞不通:麻和木
经络不通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麻或木。比如我们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3)经络不通的两种形态: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经络或软伤疼痛的发生机理
1、经脉不通则痛的机理
经络“不通则痛”是中国传统医学对经脉不通而疼痛病机的总体概括。虽然这一概括尚需推敲,但它已客观地反映了经络不通畅而导致渗出,激惹经脉会引起疼痛的病理机制。具体分析疼痛病机,则有不同类型:经脉主运行气血,它常受脏腑气血之盛衰而影响,其推动力有强有弱,故治之有补有泻。经脉容易受外邪的侵袭,尤其以风、寒、湿等代表的邪气侵入脉道,导致经脉不通则痛。还有痰浊瘀血入络阻滞气血而疼痛,它也客观地反映了经络(脉)不通畅而导致渗出和胀痛。所以,解决方法上有散法,有通法。因通则不痛。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筋损伤后继而发生的经脉不通和疼痛。也就是当经筋损伤发生病理变化时,亦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脉的畅通问题,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导致疼痛等临床症状。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指出的:“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经筋中无有孔,不通行气血,而是通行神息(信息)。
虽然,经筋本与气血运行无直接关系,但经筋是信息的载体,如果信息传递不畅,自然也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问题。即:信息指挥不到,气血也就运化不到。加之,经脉伏行于分肉(经筋)之间,分肉的损伤自然间接影响到经脉的畅通,阻碍气血的运行,这种因横络卡压而导致的气血不通,自然也会引起疼痛,且常常是顽固性的疼痛。此时因组织肿胀疼痛,按压会进一步加重疼痛,所以,按压检查可以发现和验证疼痛病灶的所在位置。
2、经筋痹证疼痛的机理
《黄帝内经》对痹证疼痛的系统论述集中在《素问》的“举痛论”、“痹论”和《灵枢》的“周痹”、“论痛”等篇,其中《素问·举痛论》的论述最为详尽,它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及疼痛的特征等方面做了透彻的论述。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在证候分类上,《素问·举痛论》按病因分为行痹、痛痹、著痹,即“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而更重要的一个类型是经筋痹证,即循经筋而出现的支、痛、转筋等。
经筋痹证疼痛也就是反复地慢性劳损所致的疼痛。劳损引起的疼痛最易出现“尽筋”,尽筋就是肌肉末端附着于关节的附着点。附着点(筋结点)是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肌力的受力点,是必然损伤并出现疼痛的地方。当这个筋结点损伤了,就会有纤维蛋白原,B纤维蛋白纤维原,纤维素等形成,长期受损就有一个机化过度,机化以后就老化,甚至出现骨刺,而其周围主要形成瘢痕,这瘢痕在《黄帝内经》上叫做“横络”,我们叫它“结筋点”。结筋是一个特性,一个病长期不治愈的话就叫做“结筋病灶”,这两个机制我们要搞清楚。现代医家他们从软组织损伤的概念出发,也发现了经筋痹痛的一些规律。
现代软组织损伤疼痛研究发现,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为无菌性炎症期,以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为主。后期,常因过度代偿而引发筋膜劳损,使前期病理变化主要转化为筋膜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形成,甚至挛缩,从而加重了炎症渗出和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使疼痛加重。疼痛又可激发持续性筋肌紧张,而筋肌紧张会引起诸多的病理变化:①加重肌肉附着点的筋腱被动牵拉损伤;②因一组肌肉紧张可引发相关肌肉的相应补偿变化。补偿不足时,就会发生相关肌筋膜病理变化,从而出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迁延现象。以上观察和描述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十二经筋循行和分布规律极为相似。
3、经水炎性疼痛的机理
现代医学在“炎性”致痛学说的研究上已是相当的深入,其主要是指组织变性、炎性渗出或代谢产物的影响,使其释放多肽类或单胺类致痛物质,如释放出缓激肽、5–羟色胺等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疼痛。这些炎性致痛物质大多是通过体液或血液循环传导的,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医学里所说的十二经水或水经系统,其中,心理性疼痛也大都是其所释放出的信息素通过水经(体液)系统来传导的。都归于“经水疼痛”。在此,就不赘述。
4、脊柱软伤的疼痛机制
(1)由于痉挛肌肉持续性牵拉,使骨骼肌起止点上附着的肌腱或骨膜进一步发生牵拉性劳损,它会加剧软组织骨骼肌附着处的病理改变,特别是其中神经末梢的周围组织所产生的炎症反应逐渐发展为炎性粘连、炎性纤维组织增生,进一步加重疼痛。
(2)软伤后,由于持续性肌痉挛还会导致肌肉本身的供血不足产生新陈代谢障碍及营养障碍。引起附着处新的疼痛,如此就使本身不很严重的原发性疼痛变为严重的疼痛。
砭刀松筋解结法的祛痛机理
《灵枢经·刺节真邪》云:“请言解论(解结法理论)……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后水可行,地也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从广义上详述了解结的原理和治则。其总的精神指出:针灸治疗的先决条件是要解除引起气血痹阻的器质性原因。只有在脉道通畅,气血周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挥其他针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不盛不虚,以经调之”的作用。解结法属泻法,以破而散之的决闭之术,使其气血通畅下行,这是调整经脉气血的前提和关键。
现代医家在对神经卡压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大量的“双卡综合征”。它的特点是,当近端神经轻度卡压时,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该神经远端再度被卡压时,就会出现疼痛过敏。故当神经远端又一处或多处再被卡压时,就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经脉上若没有经筋横络盛加卡压者或只有一端被卡压,一般不会患病,即使为病,其病亦轻浅,其病可自愈,或稍加调治即能痊愈。反之,若有经筋横络卡压,使经脉闭阻,在结筋病灶点以上,气血郁滞泛滥,结筋病灶点以下气血虚少,其病必难治。此时,松筋解结是前提,是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关键要治理的地方。也只有掌握并应用松筋解结的原理和技法,才能排除障碍,达到气至其病所消的目的。
显然,“结虽久,犹太可解也”(《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松筋解结法是当时医家普遍遵循和熟知的方法。同时也指出,许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并非不可治愈,而是治疗方法不当而致。其中未及时解结、决闭,加之治疗不分先后缓急,是造成“结筋痼痹”、“深邪远痹”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须先用“松筋解结”法,务必使经脉通畅,气血周流,然后再补虚泻实,调整经气,方可奏效。
对因外伤或劳损等引起的脊柱四肢活动障碍或疼痛,且经久不愈者,在其损伤部位的周围均可触及索状或硬块样结节;这是因为损伤变性的组织致使运行“精、气、神”的经络通道粘连阻塞所致。经手法放松,或砭刀松解后,其症状明显减轻,有的甚至立见奇效。这正是手法或砭刀“以松致通,通则不痛”的作用体现。
凡有痛则肌肉必有痉挛,凡有肌痉挛亦必有疼痛,即痛则不松、松则不痛。正因为痛与肌痉挛(不松)成为了互为因果关系,以致于宣蛰人将脊柱软组织损害的病理发展过程概括成“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其祛痛原理也概括成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这也正是砭刀松解祛痛的快速机制。
总之,脊柱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环节。一是原发性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软组织疼痛;二是因疼痛所引起的抽痉挛或肌挛缩。至于砭刀松筋解结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将另文阐述。
关注公众号,查看更多文章
上一条:脊柱软伤的原因及其病变表现
下一条: 脊柱健康4F操作系统